军校学员带新生 军训课里植国防
■ 周天泽 刘宇睿 侯永斌
“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铿锵的歌声,伴随秋老虎的热浪,激荡在徐州市某中学的操场上。值此国防教育月如火如荼之际,一群身着迷彩的高一新生,目光如炬,挺直脊梁,在空军勤务学院学长们的带领下,齐声高唱。这并非寻常的军训拉歌,而是在国防教育月期间,由军校学员精心打造的一堂沉浸式国防教育“开学第一课”。
空军勤务学院学员为学生国防教育主题演讲。
学生们站的笔直,听得认真。
当“开学季”叠加“国防教育月”,空军勤务学院主动作为,与教育部门紧密携手,将育人阵地前移,把火热的国防教育课堂设在中学一线。军校学员们化身“国防宣讲员”与“精神引路人”,紧扣国防教育月强化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的核心主题。他们不仅深刻剖析国家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更带领新生们回溯烽火岁月——深情讲述英烈故事,激昂传唱抗战壮歌,并在一招一式的队列训练中锤炼钢铁意志。在汗水的挥洒、歌声的共振和历史的回响中,“国无防不立”的千钧重担从抽象概念变为“沉浸式”的切身体验。
队列训练一丝不苟。
教员及时纠正学生的队列动作。
这不仅仅是体能训练,更是思想的淬炼。每一堂精心设计的军训课背后,都蕴含着学院深化国防教育“五进”(国防理论、国防历史、国防法规、国防科技、国防形势)的实践探索。抗战精神、英模事迹、红色文化、安全形势,如同精心设计的课程模块,在国防教育月的浓厚氛围中,如春雨般浸润校园日常。空军勤务学院某大队干部辛思勇望着训练场上挥汗如雨的身影,坚定表示:“在国防教育月的特殊节点,我们更要深化效果。目标很明确:让青少年从‘知道’国防,到‘关心’‘热爱’国防,最终立志成为未来‘建设’与‘保卫’国防的坚实力量!”
空军勤务学院学员为学生开展国防教育专题讲座。
空军勤务学院学员为学生开展国家安全讲座。
“看着军装笔挺的学长们示范动作,那份‘英姿飒爽’瞬间击中了我。”高一学生李响在紧张的队列训练后激动难抑,“以前觉得国防是新闻里的词,很遥远。但在国防教育月的军训场上,它就在我挺直的脊梁中,在我踏出的每一步里,在我唱响的每一个音符里!”
当国防教育走出课本,融入充满力量的军训实践,其震撼力直抵灵魂深处。徐州第二中学校长刘阳欣慰地见证着悄然发生的蜕变:“孩子们的眼神不一样了,多了份坚毅与专注。”他强调,学校将以此次国防教育月军训活动为契机,持续探索国防教育与德育、与日常教学融合的新模式,“将这股在军训中点燃的爱国强军之火,持续注入课堂、融入活动,引导他们把个人青春梦想,深深织入时代强军梦的壮阔图景。”
空军勤务学院学员教学生唱抗战歌曲、讲抗战故事。
“在物质丰盈的当下,国防教育恰是一剂不可缺失的清醒剂。”空军勤务学院某学员队队干部侯永斌道出了这堂“军训+国防”课的深意——值此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与国防教育月交汇之际,在“9.18”纪念日,在青少年心田及早、深植忧患意识与爱国信念的种子,就是在‘帮他们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之举。”这堂在军训场上展开的国防教育课,唤醒的不仅是少年们对脚下热土的深情,更激发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民族之复兴而奋斗”的铮铮誓言。
操场上,稚嫩却无比坚定的口号声仍在回响,这是国防教育月里最嘹亮的青春回音。迷彩的绿,信仰的红,在这片青春心田交融激荡,深植下守护家国的火种——今日,他们在国防教育月的军训场上以歌声致敬山河;明朝,必将以热血与担当守护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