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作材:延安著名红色建筑师,设计的延安大礼堂和杨家岭“飞机楼”,成为承载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经典建筑
来源: 党史博采 综合作者: 郭曜辉 闫明达 2023-09-11 09:06

凡是去延安参观学习,去杨家岭、枣园等红色景点,我们会看到几栋带有浓厚历史色彩的庄重建筑,它们在今天看来也不失气派!比如杨家岭的“飞机楼”和中央大礼堂,枣园的中央书记处办公楼。这些充分展示了建筑美,又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建筑是谁设计的呢?是哪个建筑大师吗?没错,他就是延安时期著名的红色建筑师——杨作材。


1.jpg


◆杨作材

杨作材,原名杨克穆,出生于1912年,江西九江市城山镇人。家族以从事建筑行业为主,祖父杨荣猷经营有“杨荣猷漆匠铺”,后到1921年杨作材的父亲杨达聪接手漆匠铺生意,并将其发展扩大为“杨荣猷营造厂”。杨达聪读书天分很好,曾考取秀才,后来因父亲去世早,不得不早早舍弃学业,接过父亲的衣钵,从事建筑行业养家糊口。他苦学建筑业知识,不仅业务极佳,设计、绘图皆可独立完成。更可贵的是,他性情温和,对手下的工人素来优待,晓之以理,从不疾言厉色。“杨荣猷营造厂”很快声名鹊起,不仅承包了许多私人建筑工程,还中标了很多政府工程。比如九江南昌段的赛湖铁路桥、庐山图书馆等。杨达聪亲自为庐山图书馆设计、绘图并参与、领导施工。在此期间,蒋介石曾多次亲临施工现场参巡。杨达聪率领数百能工巧匠夜以继日,保质保量按时完工,1935年8月庐山图书馆正式落成。庐山图书馆也就是今天的庐山博物馆(现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经80余年仍完好无损。

2.jpg


◆庐山博物馆

正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熏陶下,杨作材从小便对建筑非常感兴趣,闲暇时经常跑去看家里的工人们做活,还学着摆弄各式各样的工具,翻阅家里的建筑书籍,就这样杨作材也与建筑设计结下了深厚的渊源。因家庭条件比较优越,杨作材自幼接受私塾教育,之后又接受了小学、中学等一系列正规教育。1932年,杨作材以优异成绩顺利考入武汉大学法律系,在刻苦攻读所学专业的同时,他也喜欢绘图研究建筑,并自学了建筑相关的系统知识,掌握了建造方面的基本技能。为了进一步开拓视野,了解其他国家的风土文化,1935年,杨作材利用暑假前往日本考察,他游走各大书店,带回了一大箱与建筑相关的专业书籍。不仅如此,父亲杨达聪也十分支持杨作材对于建筑的热爱,并亲自带他到家乡堤坝的施工建造工地参与实践,以此不断磨炼他的建筑本领。


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革命道路


杨作材从小接触许多建筑工人,对劳动人民抱着极大的同情心理。武汉大学又是爱国进步思想的发源地和传播地。因此,武汉大学的经历对杨作材参与革命工作,选择共产党这条路有很大影响。


武汉大学前身是清朝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自强学堂,后几经更名为国立武汉大学。学校内的革命势力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这里成为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重要根据地。在武汉大学期间,杨作材有幸在图书馆接触到了共产主义相关的书籍,学习了很多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同时他和陈家康(曾担任周恩来秘书)等学生领袖接触较多,他们还共同参与了武汉大学声援一二·九运动大游行。正是在如此浓厚的爱国氛围和革命进步思想的影响下,杨作材逐步树立起了对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不久便加入共产党左翼组织,并于1936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杨作材大学毕业后,经组织安排到上海吴淞扶轮小学做教员,以此为掩护积极参与闸北区的工人运动和“国难教育社”的抗日救亡工作。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吴淞扶轮小学停办,杨作材离开上海返回老家。1938年初,杨作材几经周转重新回到武汉,找到了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在那里,他见到了中共地下党员、老同学陈家康。陈家康将杨作材引荐给时任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主任董必武。董必武非常欣赏杨作材的革命意志和突出才能,亲自给他写了一封推荐信。杨作材无比珍贵地捧着这封推荐信,毅然决定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参加共产党领导的相关工作。杨作材一路从桂林乘坐汽车和火车前往西安,而从西安到延安却没有交通工具可用,他就徒步六七百里地,一路啃大饼就咸菜,走了11天,终于到达了向往已久的延安。

3.jpg


◆杨家岭中央办公厅大楼旧址。

到达延安以后,杨作材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之后,杨作材和一部分同志进入敌军工作训练班,他被分配到总政敌军工作科工作。敌军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对敌工作和宣传,逐渐瓦解敌军,争取敌军俘虏,在敌军中寻找有心抗日救亡的同志,共同组织统一战线。1939年春,党中央决定成立延安自然科学院,杨作材作为第一批教师被调去该部门,负责后勤和基本建设工作。延安自然科学院当时重点参与了“延安难民纺织厂”的恢复和重建。“难民纺织厂”正常运作后,杨作材和延安自然科学院的大多数同志转去筹建振华造纸厂。厂房的建造工作责无旁贷地落到了杨作材肩上,他充分发挥专业知识和灵活思路,亲自设计并主持建造了晒纸坊和纸浆池子,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1939年底,党中央决定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至此,杨作材的红色建筑师生涯也正式开启。


设计延安红色经典建筑


1939年底,中共中央预备召开七大,开会地点暂定在安塞县的李家塔。李家塔在延安以北一百多里,因杨作材善于建筑设计而且参与了不少建造工作,大家都很认可他的建筑才能,因此将他调往李家塔负责建造七大的礼堂。李家塔礼堂要求容纳1000人左右,同时还需要造三百到四百个窑洞供参会代表居住。


4.jpg


◆中共七大在中央大礼堂召开。

接到任务的当晚,杨作材便开始着手设计李家塔礼堂,他连续挑灯夜战几个通宵后,顺利完成图纸设计工作。杨作材前往李家塔后,发现当时的可用之人、可用资源都很匮乏,参与建造的工人之间分工也很模糊。施工队伍只有3个营的民兵,再加上当地几个木、石工人,大家都没有建造大型建筑的经验。领导班子只有4个人,三人是红军工农老干部,只有杨作材一人是知识分子。因此,千斤重担落在了杨作材的身上。他既要负责建筑师的工作——建筑设计,撰写工作方案,绘制操作图纸;还得肩负起会计的工作——计算用料,成本,采购;同时还是“材料员”——为了满足设计和建造的需要,亲自联系砖瓦厂生产砖瓦,亲自带队上山寻找能用的木料,同时还要兼顾成本,尽可能在节省资源的条件下建造出符合要求的工程;杨作材也是“工程师”“包工头”——他需要现场指导大家工作,因为施工人员文化程度都不高,绘制的专业图纸常常会看不懂,需要杨作材耐心讲解指导。因此杨作材必须随同施工人员,时时待在施工现场,一刻也不能离开。有一次,杨作材需要到茶坊兵工厂翻铸铁窗棂子,因为当时的原有设计图样不好用,无法翻砂,杨作材就重新设计了图样。从李家塔到茶坊有18里路,杨作材向警卫部队借了一匹马,但由于缺少骑马经验,他刚跨到马背上就被摔了下来,大腿受伤。仅仅住了两天医院,杨作材就绑着夹板回到工地,因为现场施工实在离不开他,而他的敬业精神也不允许自己缺席太长时间。在回工地的路上,他毫不沮丧,甚至吟诗自嘲:“昔时驰骋伤折股,今日驱车叹龙钟。”


在杨作材和其他同志们的辛苦努力下,用了三四个月,礼堂和窑洞终于顺利竣工,并且获得了中央领导的肯定和赞扬。这之后,中央临时通知暂缓召开七大,准备先开一个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要求杨作材马上去枣园建造一个能够容纳三四百人的礼堂。领受任务后,杨作材充分发挥废物利用、节约资源的精神建造礼堂。他把之前延安城拆迁时剩下的很多木料统统用上,例如,从鼓楼拆下来的重檐上的木头,他拿来做成了枣园礼堂的天窗,斗拱做成了礼堂二楼的挑檐。此外杨作材还设计建造了三座小别墅式的房屋。在修建期间,奔波劳累的杨作材受到了毛泽东的亲切关怀和称赞,并且肯定了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工作方法。有一次毛泽东遇到正在给工人讲解图纸的杨作材,便问他能否做两个摇篮和两个小木盆,他也没多想答应后就立即去做。直到杨作材的二女儿杨立出生,毛泽东派人给他送来了当时所做的一个摇篮和一个小木盆,还放了一袋小米和红枣。杨作材终于明白,主席的女儿李讷也是刚出生不久,毛泽东的细心关怀让杨作材更加坚定了要完成好建造任务的决心。正是有着李家塔礼堂和枣园礼堂的成功经验,也为后来杨作材建造中央办公厅的“飞机楼”和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奠定了技术基础。


5.jpg


◆邮票上的杨家岭“飞机楼”。

1940年,枣园工作完成后,杨作材回到延安自然科学院担任院务处长。1941年春,中央要为办公厅建设办公用房,因为有着之前建造李家塔礼堂和枣园礼堂的成功经历和丰富经验,加之任弼时和李富春亲自点名,杨作材再一次被委以重任。杨作材为中央办公厅大楼建设准备了两套设计图纸,第一套是建三间平房,第二套是建一栋三层小楼,最后中央选择了第二套方案。这项工程最后顺利完工,一楼东侧是中央军委作战室,西侧是会议室;二楼用作给工作人员日常办公和住宿,正对警卫部队住处;三楼是中央书记处的会议室,正对毛泽东住的窑洞门口,都用天桥接通。这座房子之所以又被称为“飞机楼”,是因为建造时采用了当时流行的火柴盒式建筑风格,整体造型呈现方方正正,一楼到三楼长度逐步增加,三楼位于中部两边最长,高度也最高,所以它的平面图看起来特别像是一架飞机,“飞机楼”也因此得名。1942年,“飞机楼”还没有完全竣工,当时一楼的西大厅也刚刚完成门窗的安装,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所熟知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在这里由毛泽东亲自主持召开。


1941年冬,中央办公厅河沟对面的一座小礼堂因失火焚毁。中央决定在此处重建一座大礼堂,这也就是后来著名的“中央大礼堂”,它成为当时延安最为高大雄伟的建筑物。为此,杨作材再次被征召负责中央大礼堂的建造。


在修建大礼堂期间,杨作材还是一人身兼数职,很快绘制出设计图纸,写好了建造计划,亲自联系材料供应、木料选择,找来工人监督施工。在设计图纸时,杨作材为了大家查看方便,把平面图、正面图、侧视图、剖面图都画在一张大图纸上,然后钉在办公桌上,供大家查看。至于细节图,则仍然由他在施工现场临时给工人绘制讲解。整个礼堂是木石结构,因为礼堂较大,要避免在礼堂内出现两根阻挡视线的柱子,同时也是为了满足材料需求,杨作材采用巨大的石拱替代了木梁。因为当地能用做大梁的木材缺乏,而石材却是遍地开花,因此他因地制宜,采取石拱结构。为了将石拱吊到顶上,他还临时造了一个五轮滑车,上面3轮,下面双轮,利用轮滑原理,只需两人之力就能把石料拉上去。


6.jpg


◆中央大礼堂。

中央大礼堂于1942年春天开始动工,1942年底正式竣工。整个大礼堂长35米,宽30米,高13米。设计风格将西式穹顶与陕西窑洞的特点完美结合,既节省了大量木材,又发挥了石材丰富的优势,用石拱建造的穹顶也非常坚固耐用,而且大礼堂大厅无一立柱,显得更加宽敞明亮。中央大礼堂一共有大厅、舞厅和休息室三个部分,其中礼堂大厅可容纳1000人左右,可以保证大会的召开。整个建筑庄严朴素又融合中西特色,外部具有俄罗斯特色,内部又是典型的陕北窑洞风格。中央大礼堂建成之后,便成为当时延安最雄伟壮观的建筑。正是在这里,迎来了中国革命史上意义重大的七大。


七大开幕式上,朱德自豪地说:“这次开会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我们自己修的房子里开会。”现今,中央大礼堂仍旧屹立不倒,作为革命文物对外开放。


一生清正廉洁,家风严谨


杨作材一生坚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新中国成立后他依旧不改本色。杨作材在重工业部和冶金工业部工作期间,曾担任办公厅副主任和设计司司长,在他的领导和主持下,新中国相继筹建了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及建材等设计院和分院。后来杨作材又被调到了国家建委担任副主任一职,分管工业和交通工作。他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团结同志,确保施工建设过程中保质保量,积极推动中央倡导的“设计革命”,促进了新中国基本建设,改善了城市环境。在工作时,杨作材也不乘坐单位给他配的汽车,总是骑着自行车到各个分场,即使不得已需要用车也会提醒司机开慢一点,以免因车速太快激起灰尘影响到道路两旁的行人。在生活中,杨作材更是奉行节俭,对于吃穿用度从不在意,而且主动放弃父亲杨达聪在庐山的别墅和家乡老宅的继承权,并要求子女也不能继承,一律上交国家。杨作材对子女家人要求也十分严格,家风正。他时时教育子女努力学习,勤俭节约,日后为国效力,争当国家栋梁。杨作材直到晚年身体状况不佳时,依旧坚持带病工作,逝世前夕仍在过问十三届五中全会的召开情况。


7.jpg


◆1983年3月10日,杨作材(右一)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讲述建造过程。

杨作材充分向我们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信仰和高尚品格,以刻苦奉献的精神和敢于担当的勇气完成了党和人民交予的使命,那修建完成的一座座红色建筑,也深深地映刻在我们心中成为信仰的丰碑。正如新华社北京1989年12月1日电讯评价中说道:杨作材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为党、为人民的事业奋斗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