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弹落在畹町镇:一座边陲小镇活在缅北战火旁
来源: 南方周末 综合作者:陈佳慧 胡倩 2023-11-09 15:24

image.png

畹町镇居民吴霞从楼顶拍摄的缅甸战况,远处蓝色屋顶的房子为缅甸境内。受访者供图

缅北内战第5天,听着不远处传来的枪炮声,生活在边境小镇畹町的吴霞实在害怕,她关掉铁皮搭建的小吃店,躲进了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家里。在畹町生活了二十多年,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以前对面也打过仗,枪声居多,但2023年打得最凶,都是大炮轰。

吴霞爬上自家房顶,那里能看到一河之隔的缅甸。在她拍摄的一条39秒视频中,枪声、炮声不断地从山谷响起,直升机在山顶盘旋,山脚就是稠密的房屋,从缅甸一直延伸至云南省瑞丽市这座东部小镇。

2023年10月27日,缅北多地的政府军据点遭武装袭击并爆发交火,战事激烈,胶着至今。国境线上,与缅甸棒赛镇接壤的畹町镇,是受战火影响较大的中国乡镇,流弹多次落入这座约有1万人的小镇。为保障居民安全,当地政府安排学校停课,动员居民离镇避战,小镇施行“只出不进”的管制政策,甚至连镇政府工作人员也撤离到安全地方办公。

image.png

畹町镇位于中缅边境。梁淑怡制图

“都不要从家里出来”

10月28日上午,一颗从缅甸打过来的炮弹击中畹町镇一栋居民楼,将顶层四楼炸出一个大洞。在爆炸发生几个小时后,做铝材门窗生意的杨先生因为好奇赶到了现场,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炮弹已经炸碎了,没有人员伤亡,“有个老奶奶告诉我,炮弹炸的时候,震得她两个小时听不到声音”。

彭琪刚开始听到炮弹声和枪声时,并不知道那是什么声响,她以为有人在放烟花。2023年6月,她从瑞丽市区调到畹町镇,在一家连锁奶茶店当店长。本地人告诉她,那是缅甸打仗的声音,并安慰她:“没事的,我们年年都听得到这种声音。”

习惯了枪炮声的本地人,似乎也被这次的阵仗吓到了。10月29日凌晨两三点,沉睡中的吴霞被几声炮响惊醒。那一天,她听着外面的枪炮声,判断两方交火激烈,离她家两百米左右的一户人家的窗户被震碎了。

吴霞小吃店里卖一些当地特色小吃,如泡鲁达、炒饵块等,距畹町口岸仅两百米左右。读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害怕炮弹会打穿铁皮,听到炮火声时就要回家。吴霞认为,躲在家里也不一定安全,“如果真有炮弹来了,哪里都躲不了”。

家住界河边的陶菀似乎风险更大,她曾在短视频平台刷到河对岸直升机正在轰炸的画面,小区管理员也一直叮嘱“都不要从家里出来”,但她在畹町镇卫生院工作,仍需到岗。

陶菀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10月31日,她正在上班,突然被告知她家附近被炸出一个大坑,而读小学的儿子正一个人待在家里。“当时真是十万火急,我一边给丈夫打电话,一边往家里跑。到家打开门一看,儿子正好好地睡着午觉。”陶菀看着儿子熟睡的模样,感觉“心里面都要碎掉了”。

陶菀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她小时候,畹町镇也能听到对岸的打仗声,“枪弹声就像放炮仗一样,打几声也就没了,今年确实是最激烈的一年。”社区工作人员和街头广播让居民撤退避战的情景令陶菀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恐慌,“觉得要离开这个家了”。

多位受访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10月27日即战争爆发当天晚上,就有社区人员上门劝离:“如果有家人朋友在瑞丽的,就去瑞丽吧。”不仅如此,社区还通知,如果听到枪炮声,请大家不要外出,并立即寻找遮蔽物躲避,不要因好奇去观望,避免在空旷场地暴露身体,以免被流弹击中。

11月3日,畹町镇政府一位值班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政府大楼内的工作人员已经搬至相对安全的地方办公,只留下少数值班人员,新地方仍在畹町域内,距镇政府大楼有五六公里远。之所以搬离镇政府大楼,是因为大楼“正对面就是缅甸,有重大的安全隐患”。对于畹町镇共转移多少人、学生何时复课等问题,该值班人员表示不清楚。

image.png

镇上一座居民楼四楼被炮弹击中,所幸无人伤亡。受访者供图

西瓜生意链断了

生活在畹町的居民察觉此次战争与往常不同的信号,除了激烈的枪炮声外,还有学生全面停课。彭琪所在的奶茶店离畹町中学只有数百米,她发现10月27日周五晚上,原本周日放假的高中生也都被家长接回了家。吴霞的小吃店离这所中学也不远,她看到了很多家长把车开到校门口接学生回家。

在畹町长大的21岁女孩蔡莉莉回忆,前几年当地也曾有过一次因缅甸战乱而停课的紧急情况,但时间她已记不清楚,只记得当时也是有流弹飞到境内。“近几年比较严重的就是有流弹飞过来的这两次,缅甸局势一直都不太稳定,一旦开始战乱,畹町的地理位置注定了会被波及。”

在蔡莉莉的印象中,仅隔着一条两三米宽的界河,畹町和对岸的缅甸棒赛镇交流频密。她回忆,在她五六岁时,从边境口岸去缅甸玩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在她读小学时,班上四十多名学生里,有七八个是缅甸籍,“我们学的都是中文课程,大家都在一起玩”。那条界河也是她的游乐地之一,她常和家人、朋友去河边钓鱼、野炊,一条步道紧贴着界河修建,畹町的居民常到河边散步。

陶菀向南方周末记者证实,确实有畹町的居民被误伤,多是皮外伤。“我们清创以后会让他们赶紧回家,因为医院地势比较高,也不安全。也有一部分人被救护车转移到上级医院。”

吴霞发现,自缅北战争开始后,大街上的人越来越少,尤其是游客。作为边关名镇和边境口岸,这里常年游客不绝。她的小吃店因离国门不远,每天顾客约有百人。但战争爆发后,只有几个住在附近的老顾客到店光顾,“这一条街上都没人了”。不仅如此,10月30日,畹町镇中心区域施行“只出不进”规定。不过,据当地人透露,该规定只施行了两天。

彭琪也明显感觉人流量骤减。11月2日16时,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彭琪称当天店里营业额只有一百多元,这是大概10杯奶茶的价钱,客人多是附近开商铺的。而在战争之前,店铺每天流水约有一千元。也有胆大的游客到边境线上拍摄短视频,吴霞说:“好些男男女女,可能也是害怕,他们基本都是拍了就走。”

吴霞看到的男男女女里,或许也有瓜贩周峰。11月2日,37岁的周峰也去畹町的国门转了转,但他此行的目的地是畹町西瓜批发市场。作为东南亚最大的西瓜市场,每年10月底至次年5月,是缅甸西瓜上市并出口到中国的时间段。周峰透露,在高峰期,市场一天可以出1000辆车,每辆车载重16吨西瓜。

2023年10月底,刚上市的缅甸西瓜每公斤价格可达四五元,并不算低。战争爆发后,畹町国门关闭,西瓜无法进入境内。周峰分析,西瓜这条产业链上最受影响的要数瓜农。缅甸承包土地价格较低,每亩只需三四百元,因此在缅甸包地种西瓜的多是中国人。周峰从事这一行业已有13年,他庆幸现在属于西瓜上市的早期,“要是再过一个多月打仗,那就恼火了”。

image.png

往年在畹町西瓜批发市场里,瓜摊堆满缅甸进口的西瓜。东方IC图

“安静得可怕”

并非所有畹町居民都受到了战争影响。

畹町镇辖区内有3个社区和3个行政村。26岁的郭宇和家人住在混板村,那里距边境口岸约5公里,离缅甸直线距离一两公里。郭宇经营一家民宿,自战争开始后,便没有客人入住。幸运的是,炮弹没有落到他们附近,一家人的衣食住行也没有受到影响。

郭宇的妈妈是缅甸人,爸爸祖籍在云南省保山市,他们年轻时来到畹町买地建房,在此安了家。郭宇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外婆家没被战火波及,暂时较为安全。郭宇也自觉安全,并没有搬离的打算,但若炮弹炸到附近,一家人可能会搬去20公里外的瑞丽,到亲戚家借住。

陶菀也不准备撤离,只是连夜将小儿子送回德宏州的丈夫老家。“我们买房买车都是靠自己,这是我的家,出去了就连根都不在了。”自10月27日以来,陶菀每天都感觉惶惶不安,她害怕万一发生意外房子没了。“我不知道那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一想到这种可能性,我的眼泪都要掉出来了。”

陶菀5岁跟着母亲来到畹町镇,如今已是40岁。因要照顾不愿离开畹町的母亲,在外地上大学的陶菀又回到了这里,直到现在。战争爆发后,陶菀将母亲安置到远离边境线的一处寨子里,她打算等战事平稳,再把老人接回家里。陶菀介绍,镇上有一些腿脚不方便的老人也不愿意搬离,他们对畹町有很深的感情。

在傣语中,畹町意为“太阳当顶的地方”。如今,这座小镇的光芒不再耀眼。在陶菀的印象中,二三十年前的畹町繁华昌盛,后因道路规划、行政区划等原因,畹町正在慢慢变得衰落。陶菀为自己生活的小镇感到委屈,“之前三年疫情,现在又有这个战争”。

蔡莉莉从没觉得自己是从小镇走出去的姑娘,她觉得畹町更像一座小型城市。她记得2007年左右,畹町镇特别热闹,人来人往,街上商铺会卖缅甸特产,如酸辣面、奶丝糖等。现在,一些让蔡莉莉印象深刻的店铺已经关门了,街上很多铺面空着。“近几年它没落后,我才慢慢觉得它好像真的只是一个小镇子。”蔡莉莉说。

如今,这座小镇再次面临考验。11月6日,彭琪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相较于前几天混乱的枪炮声,现在畹町的街道“安静得可怕”,除了偶尔路过的行人,街上只剩军绿色的卡车来回巡逻。

陶菀近日也没听到枪炮声,但她感觉政府部门和学校并没有放松的迹象,学校仍未通知复课,教学以网课形式进行,社区依旧每天统计没有撤离的居民信息。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南方周末记者 陈佳慧 南方周末实习生 胡倩